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逐步提升的大背景下,政策利好頻頻發布給充電樁行業燃起一把“火”。如果說,此前業界還在翹首期盼“春天”到來,如今大家都深深感受到“風口”已至。
新能源汽車推廣將為充電樁行業帶來千億元級的增量市場?!吨袊噲蟆酚浾吡私獾剑S著“火”與“卷”成為發展的“底色”,越來越多的市場參與者針對不同細分場景,找尋合適自己的定位,助力充電樁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市場與政策機遇期疊加效應
我國早已成為全球規模更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增長96.9%和93.4%,市場滲透率達到25.6%,產銷量連續8年位居全球。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2023年1~5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00.5萬輛和294萬輛,市場占有率升至27.7%。
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帶動充電樁市場增長。來自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以下簡稱“充電聯盟”)的數據顯示,今年1~4月,國內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88.2萬臺,同比增長79.3%。對應的樁車增量比為1:2.5,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與此同時,充電樁市場不斷迎來政策利好。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加大力度支持充電樁建設,以期更好地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5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審議通過《關于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的意見》,部署加快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會議指出,農村新能源汽車市場空間廣闊,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不僅有利于促進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釋放農村消費潛力,而且有利于發展鄉村旅游等新業態,為鄉村振興增添新動力。
5月17日,發展改革委、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指出,要適度超前建設充換電基礎設施、優化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環境,進一步消除農村充電設施建設的障礙。
來自市場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2021~2026年是我國充電樁行業的快速成長期,預計2026年充電設施保有量將達1766萬臺,市場規模將超過2000億元。記者了解到,層面針對2030年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的相關規劃文件,有望本月內發布??v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歷程可以看到,政府對充電樁行業的重視和支持力度正在加大。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充換電分會秘書長、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副秘書長仝宗旗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接下來相關部門將聯合充電聯盟一起,專門針對新能源汽車下鄉開展充電樁下鄉的活動。
聚焦場景迎接關鍵階段
“至少在2025年之前,整個行業還將是以政策扶持為主。到2030年之前,可能是政策和市場雙驅動。在2030年后,行業真正達到完全的市場化?!辟谧谄煸诮邮苡浾卟稍L時提到了上述三個時間點。
此外,仝宗旗也表示,由于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不均衡,預計南方地區到2025年可實現完全的市場化,北方地區則可能要延遲到2030年之后。地方政府將依據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最新實際情況,推進充電樁的政策補貼等相關事宜。
“政策推動正當其時,從整個充電基礎設施的視角來看,現在行業進入到最關鍵的發展階段。”深圳易能時代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蘇昕向記者表示。
要保持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領先地位,基礎設施建設是關鍵,而政策的支持和推動作用不可或缺。不僅中國如此,在全球范圍內亦是這般。目前,歐洲和美國等和地區針對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制定的政策,非常明確且積極。
根據蘇昕的判斷,未來3~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的主體部分將完成建設。在這個階段內,市場會“狂飆”,之后則將趨穩,保持合理的規模。換句話說,充電樁行業變化更大的階段,將是未來的三五年。
過去兩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雖然不斷增長,但總的來說體量較小,充電樁行業處于有用戶需求但艱難發展的階段。有市場分析認為,當整個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達到3000萬~4000萬輛的規模后,場站運營的效率和回收周期的模型才能變得更好。
蘇昕認為,《實施意見》聚焦制約新能源汽車下鄉的瓶頸問題,在創新農村地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維護模式、支持農村地區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強化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宣傳服務管理三個方面,提出了11項具體舉措。這意味著在政策的指引下,企業可以超前建設充電樁,構建補能體系,而不用等待新能源汽車市場總量結構的完善。
對于未來充電樁行業需要關注的重點,仝宗旗認為,社區、高速公路、鄉村是和地方政府以及企業主要聚集的應用場景。在他看來,針對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的發展,在政策發布、企業布局、產品推出、商業模式等方面都可能出現一些創新。
涌入的企業 涌動的熱情
“新能源汽車仍是一個處于‘風口’上的行業。”公牛集團副總裁兼新能源事業部總經理謝維偉對記者說道。據介紹,公牛集團此前的三大業務方向分別是電連接、智能電工照明和數碼配件。如今,調整后的戰略業務變為電連接、智能電工照明和新能源。謝維偉表示,“新能源”是公牛集團順應時代趨勢的戰略核心業務之一,將在構筑公司未來業務版圖和競爭力上起到關鍵作用。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大發展的趨勢下,像公牛集團這樣調整戰略業務方向的企業不在少數。它們敢于入局的原因,一是源自市場的潛力,二是在于自身的優勢。
“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我們是后進入者。雖然行業的部分領域已有頭部企業存在,但競爭格局尚未固化。新能源汽車不斷放量,這個市場遠未達到‘天花板’,未來增長仍然可期?!敝x維偉表示,公牛集團入局后,憑借專業技術積累、精益求精的生產、逐步完善的渠道和服務經驗、安全用電專家的品牌定位,將為國內外市場和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作為一家跨國零部件企業,博格華納正轉型成為提供創新可持續車行方案供應商,這其中的目標包括在充電領域成為數一數二的市場參與者。在轉型之路上,收購成為博格華納的重要抓手。2017年博格華納收購了歐洲Sevcon,2022年收購了美國的Rhombus公司;2023年3月,又完成對湖北追日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的并購重組,在亞洲擁有了生產和銷售充電樁的制造基地。
“我們還將在全球繼續收購的充電企業,夯實這個業務領域的各項專項能力?!?nbsp;博格華納摩斯系統副總裁兼亞洲區總經理王蓓告訴記者,博格華納將全球各區域市場的收購,作為在布局充電樁領域的起點。她表示,博格華納“志存高遠”,目標是2028年實現相關業務1億美元的銷售額,成為全球充電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
據記者了解,公牛集團在新能源汽車充電領域的業務主要聚焦在C端市場,而博格華納目前的業務主要聚焦B端市場。這兩家企業可被視為充電樁行業后來者的縮影。
“內卷”加劇帶來發展的AB面
上海摯達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渠道總監張吉增這樣表達自己的切身感受:“這個行業就像一座圍城,熱鬧繁華,吸引外面的人都想進來;可進來后,才發現競爭異常激烈?!边@意味著,即便新能源汽車充電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但企業也不能躺平,要想應對如此的競爭環境,各家企業必須要找準自己的打法。
CPSE展上,讓不少行業人士感到震驚的現象是,低價競爭的“內卷”。以120kW直流充電樁為例,由于這款產品在市場上比較受歡迎,更是什么價位的報價都有。
“太‘卷’了!價格沒有更低,只有更低”,“以前價格是七八萬元,現在普遍是四五萬元,不少展臺賣到3萬多元,甚至還有不到2萬元的?!睋浾吡私?,目前國內充電樁行業“內卷”明顯,導致很多企業轉戰海外市場以尋求更高的利潤率。
“‘卷’是自然的,肯定很‘卷’?!?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max-width: ;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廣東鴻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洪登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到,“內卷”背后也說明充電樁市場足夠大。針對C端產品的布局,他強調,企業一定要有自己的打法:“目前很多友商的充電樁能充電,但C端的需求絕不止于此,除了產品安全可靠,還涉及顏值功能、智能交互、使用便利性、擴展性等多個方面?!睋?,鴻藍智能旗下聚焦C端用戶的品牌——小充嗨跑,在CPSE展上發布了全球AI智能充電樁。
在徐衛杰看來,現在行業“內卷”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場站投建,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一個充電場地可能有七八家運營商參與競爭;二是服務費價格,友商之間相互比拼誰的更低,在全國很多區域已出現類似現象。
仝宗旗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充電運營商正由B端為主轉移到C端,受眾也在從關注價格轉移到注重服務。新能源汽車私家車主增多后,差異化需求就顯現出來。運營企業也好,設備企業也罷,更需要提供高品質的設備和更高品質的增值服務。記者了解到,上海市的充電站評級工作已進行了兩三年。接下來,湖北、山西、陜西、山東等地也將開展充電場站評價。
在新能源汽車充電行業繁榮發展的A面背后,一定還有企業各顯神通、市場競爭加劇、最終“大浪淘沙”的B面。